查看原文
其他

From生米to熟饭,「母亲影展」又来了!

草场地工作站 草场地工作B站 2023-04-08

「母亲影展2023」

其中,我们跟随纪录片领域业有成就的作者鬼叔中对母亲长达14年的注视;体验实验影像新锐作者沈蕊兰基于日常白噪辟出一块“异滞”时空;还看到徐童、唐小雁孩子徐康硕的作品,这对独立纪录片的佳话因为此片有了新的续写。


上届「母亲影展」的入选作者杨宇烨继续发力,试图将摄像机转换成侦探手中的放大镜对向塑造自身的外部社会;生于1950年的邵玉珍将感念转换为行动,在家庭中制造了一场颠覆性的母亲纪念仪式;生于2000后的作者们则是直面家庭内部最冷冽的解剖师……


这83部影片传递着迥然相异的生命经验,观看它们,亦是与之赤诚相对,这些勇敢的作者用影像谱写生命,同时,也将一场场缺席的人生课程摊开在我们面前。


此外,本届影展还将推出特别单元——8位母亲在“妈妈拍片工作坊”中创作出的8部影片!


征集影片:共83部


其中非虚构68部,虚构14部,动画1部


最年长报名者:1950年(73岁)

最年轻报名者:2002年(21岁)


影像专业人数:62

非职业人数:14


男性:36

女性:46


地域

 大陆:75

香港:3

台湾:2

日本:1

英国:1

马来西亚:1     


团队拍摄:21

个人创作:62

二次投片:4 




回到童年影展团队





特约选片

梁丑娃

「母亲影展2022」入选作品《我也爱你》


生于1992,北京人,毕业于墨尔本大学维多利亚艺术学院纪录片专业,目前是一位工作生活于北京的纪录片创作者,业余也从事策展工作。她的纪录片作品有《亲密陌生人》(2019)、《我也爱你》(2019)、《遥远的世界》(2018)和《我的AI恋人》(2022)、《复制恋人》(制作中)等。她的作品多从女性视角探讨解读中国当代的亲密关系。




特约选片

王凯

「母亲影展2022」入选作品《瘾》


生于1989,江西人,从事纪录影像创作和研究。处女长片《瘾》曾入围并获奖于广州国际纪录片节、西宁First青年电影节、华盛顿华语电影节等节展。




影展团队

章梦奇

民间记忆计划成员,“自画像:47公里”系列


生于1987,湖北随州殷店人,纪录片+剧场创作者。从2010年加入民间记忆计划,在老家“47公里”村子持续创作。其“自画像”系列纪录片作品曾获得DMZ国际纪录片最佳国际影片奖;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;西班牙Punto de Vista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等。




影展团队

胡涛

民间记忆计划成员,《偷羞子》《地洞》


生于1992,陕西湘子店村人,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,2012年加入民间记忆计划,现每年回村拍摄自己的老家。其作品曾入选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,获台湾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亚洲视野竞赛首奖。




影展团队

戴旭

民间记忆计划成员,《两地书》


生于1995,云南个旧人。毕业于河北大学,曾就职于纪录片媒体和短视频公司,现在是一名书店店员。2021年和妈妈一起拍摄各自的生活,《两地书》来自自己和母亲所拍素材。




影展团队

郭旭宏

民间记忆计划成员,

《孤岛纪事》(创作中)


生于1993,目前香港工作生活,未来将流浪世界,与猫狗一起生活。爱好足球、跆拳道、绘画、摄影、音乐、街舞、戏剧表演, etc。

目前梦想不做打工仔,至今仍未实现,只好在草场地学拍片排解郁闷。




影展团队

李新月

民间记忆计划成员,《新月》(创作中)


生于1996,现居哈尔滨,2020年12月开始旁听、参与草场地线上活动,尝试创作个人影像与写作,此前为北漂打工人。




影展团队

张盾

民间记忆计划成员,《牧畜岭:叫魂》


生于2001,湖北武汉牧畜岭人。2020年加入民间记忆计划。通过拍摄生活和家族记忆来理解自己。现完成作品《牧畜岭:叫魂》。




影展团队

庄炜

民间记忆计划成员,《乌石-坐标》(创作中)


生于1999,广东潮汕人,生活与创作的初学者。纪录长片《出窍》(未发布)担任剪辑,创作短片《小孩》(2021)。2021年起在草场地学习。




影展团队

郭一骄

电影研究博士


生于1995,山西太原人,伦敦国王学院电影研究系博士生。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独立纪录片、物理论、抒情传统与中国当代文学。




影展团队

刘晓倩

民间记忆计划成员,《白家山 正祥》


1987年生,山西忻州人,2021年参加民间记忆计划开始回村创作,完成首部作品《白家山 正祥》,目前第二部作品正在创作中。




影展团队

郑忞

民间记忆计划成员,《家族之恨》创作中


生于1968,武汉人,2013年开始学习拍摄纪录片,《天空之城》(2014),《教育梦》(2016),《角色游戏》(2021),《朝圣之路》(2021),《喜马拉雅之吉隆沟探秘》(2021)。2021加入民间记忆计划,转入私影像创作,完成关于母亲的影片《她》(2022)。




影展团队

高昂

民间记忆计划成员,《焦邢庄之论》


生于1991,河南唐河人,纪录片创作者,纽卡斯尔大学纪录片创作博士,英国University for the Creative Arts讲师。2019年加入草场地,成为民间记忆计划成员,试图通过影像创作理解周遭的事物和日常生活。




影展团队

俞爽

民间记忆计划成员,《黄婆滩的老妹妹》


生于1997,浙江绍兴人,本科毕业于美国杜克大学人类学专业,自2019年加入“民间记忆计划”,在家乡浙江绍兴黄婆滩村进行个人记忆采访和纪录片创作,完成作品《黄婆滩的老妹妹》、《黄婆滩的毛》。




影展团队

刘通

民间记忆计划成员,《全家福1991-1999》


生于1986,安徽阜阳名利村人,纪录片创作者,2020年初加入民间记忆计划,在其间完成首部作品《全家福1991-1999》。


  撰文:张盾

数据:郭旭宏

编辑:章梦奇




 如果您喜欢我们,请支持「母亲影展小卖部 」!

绿三色,好看好用好兆头

水、咖啡、白酒、中药……装啥都🉑️ 直接炉上加热

如果您喜欢咱们的影展🉑️购买支持哦!

~ MaMa搪瓷杯 ~



「母亲影展2022」文字回顾:

·「母亲影展」文字回顾①—开幕影片《玉珍 鹏腾 果果 · 洛洛 朱朱 满满》

·「母亲影展」文字回顾②《The River》+《千年虫》

·「母亲影展」文字回顾③《和爱有关的日子》+《海,三角梅及写诗的舒婷》(庐舍驻地版)

·「母亲影展」文字回顾④《瘾》

·「母亲影展」文字回顾⑤《在我的纪录片<来自我的家乡……最棒的一个年>中所有女性角色镜头集合》

·「母亲影展」文字回顾⑥《素连说》+《一点点捱》

·「母亲影展」文字回顾⑦《居家》

·「母亲影展」文字回顾⑧《漂流厨房》+《Face & Time》

·「母亲影展」文字回顾⑨《是我吗/妈》·「母亲影展」文字回顾⑩《小孩》+《例行测试与水缸》+《陪娟姐的琐碎时光》·「母亲影展」文字回顾⑪《幸孕旅馆》
·「母亲影展」文字回顾⑫ 嘉宾论坛-黄惠侦《日常对话》
·「母亲影展」文字回顾⑬ 《三娘》+《Hello 妈妈》
·「母亲影展」文字回顾⑭ 《她》
·「母亲影展」文字回顾⑮ 《听她说》+《旅行终点》·「母亲影展」文字回顾⑯ 《我也爱你》+《每次见面都像是告别》·「母亲影展」文字回顾⑰ 《三重渡》+《库伦图》·「母亲影展」文字回顾⑱ 《韭菜漫画》·「母亲影展」文字回顾⑲ 《两地书》
·「母亲影展」文字回顾⑳ 嘉宾论坛—Ian McDonald :分屏电影制作的探险:政治、美学和意义创造
·「母亲影展」文字回顾㉑ 嘉宾论坛—Laura Rascaroli:自我民族志、自传/传记与散文电影中不可通约的主题·「母亲影展」文字回顾㉒ 嘉宾论坛—洪国钧:纪录片的公共与私影像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